主持人:e-works總經理 黃培博士
嘉賓(自左至右):
賽輪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IT研發部副部長 靳馥光
GE智能平臺大中華區 產品經理 童正軍
北京元工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丁德宇
大連鑫海智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資深行業顧問 石偉
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
生產管理部部長 宋立偉
北京虎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銷售總監 張澤龍
艾普工華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杜俊志
黃培:請各位分享下您對工業4.0、智能制造以及工業互聯網的理解。
杜俊志:目前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給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在企業應用更多是數控中心,智能傳感,這些也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智能制造更多的體現的是人和設備的實時互動。
張澤龍:其實我認為目前國內甚至是國際的一些大的企業,離工業4.0、智能制造還比較遙遠。
宋立偉:工業4.0是很宏觀、很好的。但是作為企業來說,首先要了解企業自己的基礎是什么,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怎么才能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趕上工業4.0。所以企業首先把自己的觀念建立起來,然后制定一個推進計劃,根據目標一步一步走,從而慢慢的、逐步的實現工業4.0。
靳馥光:實際上賽輪集團也在考慮數字化工廠,只不過都是在一步步的做,而不是說整個企業多長時間做完。所以現階段我們在考慮生產線控制、機器人應用等等問題,都在逐步完善之中,這是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石偉:我覺得工業4.0還比較遙遠,是繼前一段的
ERP、OA、PDM應用階段之后,又一次應用行業比較大的機會,但要踏踏實實的落地。工業4.0能帶來什么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工業4.0能為管理者帶來什么價值,給投資方帶來什么價值,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丁德宇:智能制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智慧工廠,一個是智能產品。工業互聯網更偏重于工業企業在互聯網的應用,有點像“互聯網+工業”。工業4.0是德國的國家戰略,它的內容更寬泛,既包括智慧工廠、智能產品,也包括綠色制造、未來工人的培訓、社會問題、能源問題等等。我覺得工業4.0提的很多觀點都是比較中肯的,也總結了很多經驗,可以作為企業未來制造信息化一個規劃性和綱領性的東西。當然,我們的路還要一步一步的走,就是說要做到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童正軍:實際上工業4.0包括智能制造、互聯網平臺。目前在國內工業4.0的話題非常熱,有可能比北美、歐洲、德國還要熱。在我看來,工業4.0描繪了一種非常好的遠景,可能是我們未來發展的目標。GE實際上是幫助企業通過在我們一些更具體的技術路線圖幫助企業達到智能制造的目標。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確立自己企業的目標,有時候描繪了非常好的藍圖、非常好的愿景,但是所有的愿景都是通過一個一個的任務目標的改進,腳踏實地用企業實際行動來做,最后達成目標。當企業把這些問題都解決好了,自然進入了工業4.0。
黃培:請您談談MES在制造企業應用的必要性和核心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靳馥光:我個人認為MES的核心是效率和質量。上不上MES應該根據各自企業的特點來決定。不一定整個工廠都上MES,可以先在單個工序、單個設備或者單個自動化的單元去嘗試、去部署,慢慢的擴展到整個工廠的可視化管理。
童正軍:在我看來MES還是必要的,一個工廠一定要有管理,原來可能是一些人員在做,實際上這就是很樸素的MES管理。所謂MES,就是把工廠的管理中心放到一個平臺上,這個平臺的好和壞,取決于用到的工具是什么樣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MES是有必要的,只是說做到什么程度而已。在我看來,MES系統就是把一些很分散的管理的需求集中到一起,這樣就有了共同的數據和需求,這樣就更加有機、更加協調。
丁德宇: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尤其是現在提倡工業4.0的階段。我不太同意大家的觀點,因為工業4.0是個很好的愿景,它也有很多具體的建議,我覺得都是非常中肯的。我們做MES已經十幾年了,第一是全面掌控,即要掌控到細節。第二個是科學指揮,因為整個生產實際上有很多單元,包括工人、生產線等。所以我們提到全面掌控、科學指揮、優化和諧。
石偉:我認為MES在制造業是非常有必要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關于MES的價值來看,它實現了很多的功能。我想強調的是,在座的CIO或者主管一定要在一個總體架構下去找那種最能讓你實現價值的地方。
宋立偉:我想用企業的實際數據,讓大家自己看到底有沒有價值。我們上MES是2007年,那時候我們產量是16萬,去年我們產量是60萬,從2007年到現在,產量翻了四番,但是庫存只有原來的1/10。
張澤龍:剛剛幾位前輩都總結了MES在制造業行業是必要性和必需品。企業用MES或是一些其他的信息系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是為了更好讓我們判斷智能制造和工業4.0,向這些大的方向更近一步。
杜俊志:實際上經過這么多年,我覺得MES對質量的要求,從根本上倒逼了企業效益的提升。在這一點上,前面幾位領導講了很多,但我覺得MES最大的價值第一是可視,第二是可控。第三個是生產的可追溯,一方面對生產的設備、人員、產品實現整體的追溯。
黃培:請兩位制造業企業,你們在MES實施中碰到的難點是什么,怎么解決的?
宋立偉:十年前
ERP實施碰到了難點,這幾年又碰到了MES的難點。實際上對企業而言難就難在企業決策。但如果企業跟著軟件供應商的理念去走,那么將會走到一個死胡同。作為企業,首先要認清自身企業存在的問題,想要讓這個軟件供應商解決什么問題。其次,企業一定要知道要達到什么目的。如果把這些做好了,就沒什么難的。
靳馥光:剛才講了技術建設的問題,軟件、數據中心、機房的建設,我覺得這個技術平臺是比較成熟的,應該說在目前的階段來說,不是太大的難題,包括虛擬化的技術、無線的技術都非常成熟。我們的MES最早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但第三方跟我們之間存在一定溝通障礙。這個障礙不一定是第三方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企業的問題,我們在一些業務、一些流程,很難通過第三方來落地、實現,要花很大的工夫,所以我們選擇了自己開發。在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設備自動化的設備,很難把數據采集上來,特別是質檢設備,非常重要的數據就是需要自己采集。在新設備引進的時候,必須要有信息化部門的參與,在進場之前也要做一些標準化的要求,否者在系統中會存在問題。第二是信息集成的問題,這是現在許多工廠最大的困擾,每個工廠數據是不一樣的,這樣就造成了大概50%的時間在做數據的整理、報表的整理。

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MES資訊!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lukmueng.com/
本文標題:圓桌討論:數字化工廠與生產過程管控
本文網址:http://m.lukmueng.com/html/solutions/1401931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