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Oracle用Exadata服務器告訴企業,數據中心的IT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才是大勢所趨,而當前企業對大數據處理的迫切需要似乎在判定x86已是壯士暮年,還有EMC、思科與VMware推出的vBlock,惠普打造的CloudSystem,IBM致力的PureSystems……這一切都讓人們意識到:IT系統一體化時代來了!
一、IT基礎設施回歸融合乃大勢所趨
20世紀80年代前,因大型機、小型機的集中式系統可使用戶共享貴重的硬件設備,如磁盤機、打印機和調制解調器等,因而集中式計算技術被廣泛采用。20世紀80年代后,個人計算機和工作站改變了協作計算摸型,微機網絡的普及讓大型機系統無法適應信息量急劇增長的需求,分布式x86則大行其道。今天,服務器的應用層面越來越廣,企業IT基礎設施建設中也需要讓服務器承擔更多地責任,服務器廠商們逐漸將服務器、存儲、網絡、管理軟件融合成整體的解決方案。
傳統服務器是指一個管理資源并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軟件,通常分為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運行以上軟件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也被稱為服務器。而現在,企業會將服務器視作企業數據中心,需要思考讓服務器如何更好地驅動企業創新,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IDC發現,越來越多的公司更重視IT環境的運營。但在當前經濟的“弱復蘇”階段,企業要求IT部門少花錢多辦事,要求他們降低運營開支。這會成為提高應用程序的可用性、提高服務級別以及提供更高IT靈活性的一大障礙。這就使占據市場主流的x86服務器的各種管理成本急劇上升,服務器一體化解決方案成了檢驗IT基礎設施架構的伸縮性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服務器市場經歷了從大型機、小型機的集中式計算問世,到x86的分布式瘋狂掃蕩,現在似乎又開始走向集中……
二、分布式x86服務器的晚風
前不久,聯想收購IBMX86服務器業務的消息占據了業界各大媒體的頭條,雖說收購方案最后流產,但這并不影響x86服務器勢頭的頹勢。近幾年來,IBM的X86服務器業務一直在拖累該公司的整體業績。由于技術的不斷改進,X86服務器業務的利潤率也一直呈現下降趨勢。而包括谷歌在內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在一直設計開發自己的服務器產品,而放棄購買IBM的服務器。
很長時間里,x86服務器成為了IT工作主要的基礎設施,其以適應碎片化的網絡結構的分布式計算優勢,終結了大型系統在IT部門的早期地位。這種平臺方面的發展促使通過x86來增強IT能力,這反過來為x86平臺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和創新。這種模式導致了越來越多的IT應用程序遷移到x86平臺上。由于小型x86系統的價位要比整體式業務系統的價位低得多,客戶們能夠使用x86來擴建服務器能力,同時控制資本開支。不過,向分布式環境遷移的這股潮流帶來了更復雜的基礎架構,因而導致運營成本比較高。
如今的IT部門面臨重重困難:運營開支越來越高;電力和冷卻資源方面的制約限制了IT能力的擴建;以及IT員工因大量的手動任務而不堪重負。與x86服務器有關的各種管理成本急劇上升,壓倒了其他各類成本。管理和維護x86服務器集群所需的人員成本占了IT預算的大部分,因而用于開發新應用程序等增值項目的時間和資源所剩無幾了。
三、服務器巨頭們的“一體化”淘金方案
移動社交的風起云涌、大數據的泛濫,讓企業用戶們清楚地認識到,通過簡單地增加IT預算來擴充其基礎架構,利用單純增強系統性能來從紛繁的數據中發現商業機會,幾乎是不可行的。經濟的低迷削減著IT部門的預算,全球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也在更強烈地刺激著企業的創新需求,IT系統新的解決方案需要浮出水面。
IDC在其對亞太區ICT市場的十大預測中指出,到2015年,65%部署在私有云環境中的服務器將成為一體機用戶,通過一體機架構可通過預配置和優化處理多重工作負載、減少部署時間,并增加不動產的投資回報。
1、Exadata:甲骨文帶來的驚喜
甲骨文是一體機市場的最早倡導者,該公司已經推出了Exadata數據庫一體機、Exalogic中間件一體機、Exalytics商務智能一體機、大數據一體機、SuperCluster一體機、ODA(數據庫機)等六個系列的集成系統,其中Exadata是該公司最早推出的一體機,并在甲骨文各大集成系統中擁有最大的銷售額和最廣的大型用戶群。在2012甲骨文全球大會(OOW2012)上宣布推出的ExadataX3是該公司Exadata最新的第四代產品,不僅在硬件、軟件等多個層面都進行了大幅升級,還首次針對推出了1/8配置的產品,便于在中型用戶得到更好的市場認可。
幾年下來,OracleExadata的客戶包括了美國鐵路乘客公司、AllegroGroup、英國汽車聯合會、CTC、Garanti銀行、GiantEagle、HISCOM(北陸可口可樂公司)、KnowledgeBaseMarketing等。
甲骨文自從收購Sun以來,硬件系統的收入一直呈不斷下滑的態勢,但甲骨文的Exadata等一體機產品卻獲得了大幅增長,并提升了甲骨文的整體利潤率。在2012年12月公布的甲骨文第二財季(截止2012年11月底)報告中,甲骨文CEOLarryEllison公開表示,“到2013年結束,像Exadata和SPARCSuperCluster這樣的產品,不但能提高我們硬件業務的利潤率,還將推動我們硬件業務的增長。”這意味著甲骨文整體硬件系統的業務有望在2013財年在Exadata等一體機帶動下首次實現增長。
2、Vblock:三巨頭的聯袂演出
Vblock是計算機業界保守得最好的秘密之一,但是它們不斷地出現在重要的應用場合。它們其實是成組的思科架裝服務器,配備了大量內存,針對虛擬化技術進行了優化,而且機架里面內置了存儲設備和網絡交換設備。它們起初是思科、EMC和VMware三大巨頭在2009年年底共同力推的一個項目。
去年1月,該聯盟分拆出了自己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部設在得克薩斯州的理查森,在馬薩諸塞州的富蘭克林和愛爾蘭的科克郡均設有生產基地。那些地方加上馬薩諸塞州馬爾伯勒和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VCE如今共有1000名員工,行政管理、客戶服務和工程設計這三大塊都設在后兩個地方。
BMC的企業服務管理總裁PaulAvenant表示,他公司的客戶“在尋找一款成熟可靠、端到端的云管理平臺”;他們將來使用Vblock這樣的集成系統,就能夠擴建私有云運營系統。他表示,已經在這么做的BMC客戶包括:電信公司澳洲電信(Telstra)、美國第三大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QTS以及哈里斯。
BMC近日宣布就云生命周期管理產品與VCE達成戰略聯盟,這套產品用來搭建策略驅動的云環境,從而可以為業務服務制定藍圖,然后以靈活的方式將這些服務部署到虛擬化基礎架構上。
冠群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它將為Vblock平臺提供私有云加速器,該平臺可以充分利用冠群ProcessAutomation和ServiceCatalogue產品,為企業打造由最終用戶自我配置的云運營環境。
3、CloudSystem:惠普的云端殺手锏
作為一直推廣融合基礎設施架構的惠普來說,IaaS顯然是其在云計算領域布局的著眼點。早在2009年,惠普推出BladeSystemMatrix的時候,就是希望借助刀片的形式,將服務器、存儲、網絡等集成在一起,為企業提供整合的IT平臺解決方案。正是基于此,我們看到惠普通過收購Ibrix、3PAR這類存儲廠商,完善融合基礎架構中的存儲一環,而CloudSystem則是在完善了之前的存儲、服務器、網絡這些基礎硬件融合和協作之后的一次提升,意在形成確保基礎架構之上的底層與管理軟件的整合。
惠普CloudSystem基于惠普融合基礎設施和惠普云服務自動化(HPCloudServiceAutomation)軟件構建,能夠幫助客戶輕松搭建、管理和保護混合云環境。
4、PureSystems:IBM簡化IT管理的內置專家
日前,IBM在北京舉辦PureSystems專家集成系統試駕活動,數十位重要行業客戶來到現場,通過實踐操作親身體驗PureSystems專家集成系統的專業優勢。
IBMPureSystems具有內置專家能力、是完全為云計算設計的簡化的用戶體驗平臺。IBMPureSystems為集成而設計,可深度集成并優化軟硬件于一個按需供給、開箱即用的系統平臺;內置的專家系統幫助缺乏技術經驗的客戶自動擁有專家能力,從基礎架構到中間件、應用軟件,把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用一種可部署的方式呈現,從而簡化了工作;同時,PureSystems簡化IT管理周期的每個階段:采購、部署、運維、統一管理整個IT系統:服務器、存儲、軟件,構建一個優化解決方案的全面開放的生態環境。
甲骨文、惠普、思科及其他頂尖服務器供應商已經開始著手推行融合基礎設施,這些融合基礎設施將服務器、儲存、網絡及其他一些技術整合成為一個單一的集中設施。從理想化角度而言,這一舉措將留住客戶,并在其競爭者中處于領先地位。
四、“一體化”也是喜憂參半
集成的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是企業對IT基礎架構的簡化需求,如同PC平板化、手機輕薄化一樣,成為業界發展潮流。一體化系統將硬件、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軟件打包成一個“盒子”,并經過調優和測試,讓應用部署過程更加簡單、性能表現更加優異。看上去,就像是一體化系統提供商充當了以往SI以及ISV的角色,將應用所需的各種必備元素都集成到一起,進行調優和測試,讓用戶能夠“開箱即用”。
一體化系統帶來的價值并不僅僅是部署和應用更加簡單,在ESG研究公司針對2012年整合計算平臺的一項調研中顯示,企業用戶認為一體化系統所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易于管理,接下來則依次是更短的部署時間、總體擁有成本的改善、更短的時間和更少的資源完成硬件或軟件整合、更少的兼容性、提升應用性能、從一個廠商購買等等。在分布式IT基礎架構中,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單元往往都有單獨的管理界面,當網絡規模擴大,難于實現統一的管理和資源調配;并且分布式架構線纜復雜,難于排查故障。而一體化系統由于高度集成,減少了線纜,也降低了物理故障出現的概率,同時也更容易進行集中的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維護難度。
但是,一體化系統“一體性”也成了其發展的絆腳石。一些企業IT負責人談到大數據一體機時,就表達出對一體機一些顧慮,其中包括大數據一體機擴容問題以及被廠商捆綁的風險。
缺點一:想擴容?難呀!
目前,數據接續生成了90%的用戶業務總量,最大的數據量與文件分享、視頻流、視頻呼叫和在線游戲有關。新移動設備提供了更高質量的用戶體驗,正在快速推動游戲及視頻呼叫的發展,后兩者預計將在2010年~2015年期間繼續創下高達40%的年度增長。數據量不斷的增加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假如客戶要對大數據一體機擴容,那么只能增加他購買的特定廠商的一體機設備,一個機柜一個機柜的增加。而且,服務器一體機屬于軟件高度集成,這套硬件設備無法改為它用,更不能利舊其他IT設備。所以擴容已經成為服務器一體機不可避免問題。
缺點二:更容易被廠商捆綁
很多IT廠商在談到大數據時,更多展示的是如何讓企業通過整合方案來獲取數據價值,然而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帶來無往不利的潛在價值的同時,企業還會承擔被某個廠商捆綁的困境。目前,很多廠商都針對大數據推出了自己設備或軟件制定的一套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雖然號稱兼容性非常強,能夠兼容其他廠商的設備,但是當你真正的采用一個提供商的設備(軟件、硬件)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真的很難去改變一個提供商,尤其是在軟件方面,很容易被一個提供商綁定。這就大大限制了企業IT基礎設置的靈活性。
企業需要簡單的未來
從大型機、小型機,再到工業標準的x86服務器,IT基礎架構從集中式發展到分布式,背后最大的推手還是用戶需求。而一體化系統誕生,分布式再度走向集中,也同樣源自用戶的需求。
傳統的業務模式中,企業大多需要分別采購服務器、存儲、網絡等硬件,數據庫、虛擬化等軟件單獨購買,再集成到一起。但分散式IT采購和部署的采購流程復雜,部署周期長,分開采購軟硬件要求IT部門要“精通”每一個部件和環節,面面俱到,要考慮應用的負載需求,不同品牌軟硬件的兼容性,從規劃、采購、部署、調優、測試到業務上線,周期往往很長;管理復雜,不同設備具有不同的管理工具,比如服務器、存儲、網絡,很難實現統一的管理;故障排查困難,數據中心設備龐大,節點、線纜繁多,故障的排查將變得非常困難,安全隱患也無法避免。
IT的根本在于將生產變得簡單,而不是變得越來越復雜。IT基礎設施應當變得像智能手機,集成度高、易用性高、有著更好的用戶體驗。
我們能夠展望的是,IT的核心價值在于生產,繁瑣的部署和復雜的運維并不是企業所需要的,IT提供商們也應當具備這樣的能力,幫助用戶來完成這些過程。未來,采購IT基礎設施應當像采購一臺數碼相機,打開包裝,通電,選擇其中預設的功能,就能夠拍出精美的照片;想必無論哪個用戶,都不想從元件開始組裝,然后再按照說明書繁瑣的調試每一項參數。
縱觀IT服務器發展歷史,IT經歷了主機和小型系統的集中計算時代,x86分布式計算越來越讓人們意識到其壯士暮年,企業的IT集成系統需求成了傳統服務器廠商新的角逐場地。如今,IT系統一體化時代來了!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lukmueng.com/
本文標題:IT系統一體化時代來了